
拥有省级优势专科褥疮科以及针灸科、骨伤科、中医护理学3个市级中医优势专科;充分考虑患者情绪,保持良好沟通方式;严格规范诊疗程序,为病患提供优质护理……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成为一所深得市民认可的医院。
目前,医院已建成国家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1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1个,太原市市级名中医工作室4个。
非遗技艺 褥疮患者有福音
医院特色科室褥疮科是太原市、山西省乃至全国应用中医药治疗褥疮为数不多的专科科室。“我太爷、爷爷、父亲都是医生,2004年医院成立褥疮科时,我的父亲就在科室里工作了。”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褥疮科医师赵文斌是麝香拔毒膏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麝香拔毒膏的制作技艺已有近140年的历史,属于中医中的“黑膏药”,是清光绪年间襄汾县名医赵廷祯研制的一种外用剂型,在五代赵氏人手中先后衍生出痄腮膏、生肌愈合膏、外科回阳膏,针对不同体质、不同辨证的溃烂患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方,为3万余名患者带去了希望,是迎泽区中医医院在中医外治领域的一张响亮名片。2023年5月,麝香拔毒膏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通过“医院+居家诊疗”双模式,医院的褥疮科已经形成了“专家团队——出诊团队——居家或养老机构”的无缝对接,诊疗范围辐射至全国多个省市,年出诊次数达6000人次以上。
近年来,医院相继成立了多个太原市褥疮护理示范点,努力建设褥疮、烧伤中医特色治疗的临床人才梯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广传播各种中医外科治疗手段在临床的运用。
家庭病床 医疗服务进家门
“家庭病床的建立让医务人员走出医院,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医疗护理要求,它不仅仅是一个医疗场所的家庭化,更是爱与关怀在康复之路上的延伸。”医务科主任兼家庭病房内科主任王辉介绍,家庭病床设有内科、外科、骨伤、针灸四个组,对骨折术后换药拆线、术后康复治疗及锻炼指导、各类疼痛初步诊断及就医指导、以及针刺拔罐针刀等理疗,都可以提供服务。

2024年以来,医院通过家庭病床服务,为社区高龄老人和困难居民提供“最后一公里”健康服务。
82岁的张大爷因脑梗后遗症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工作繁忙,照顾老人成为一大难题。为了老人更好地康复,家属选择了迎泽区中医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方式。
医院精心挑选了一支由医生、护士和康复治疗师组成的家庭病床医疗团队,每周定期上门查房,为张大爷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全面评估病情,并根据实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一段时间后,张大爷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精神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同时,家庭氛围也变得轻松和谐。
王辉介绍,家庭病床服务目前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与患者在医院住院相比,费用更低。

一些病情相对稳定、适合家庭病床治疗的患者选择家庭病床,就可以腾出医院的病床资源给那些病情更严重、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和密切观察的患者,这样有助于提高医院病床的周转率,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和高效利用。
小儿推拿 儿童健康迎新光
“孩子反反复复生病,每次去医院打针吃药,看着孩子遭罪,我这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后来尝试了小儿推拿,没想到效果特别好。通过推拿,孩子的症状明显减轻,恢复得也快。”在迎泽区中医医院,抱着孩子的李女士高兴地说。

李女士的儿子阳阳今年3岁,近一周不仅食量明显减少,对平日喜爱的食物也毫无兴趣,并且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夜晚总是频繁惊醒哭闹,李女士尝试多种方法均未见明显改善,经朋友介绍,带着孩子来到迎泽区中医医院就诊。
医生通过详细诊断,判断阳阳为小儿积滞,主要是摄入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食物积滞于胃肠。针对阳阳的症状,医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小儿推拿治疗方案。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阳阳的食欲恢复正常,不再腹胀、便秘,并且睡眠安稳。为巩固脾胃功能,医生建议家长后续每周带阳阳进行2 - 3次小儿推拿保健。
门诊办兼儿推科主任刘彩林表示,小儿推拿通过特定手法刺激小儿穴位,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对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而且,小儿推拿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孩子更容易接受。随着家长对中医绿色疗法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受益于小儿推拿。
近年来,迎泽区中医医院持续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标,在临床科室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鼓励科室积极开展中医新技术、新项目,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为中医的传承不断开辟新道路。